静电消除装置-工业级静电消除装置-祈同机电(商家)

价    格

更新时间

  • 来电咨询

    2024-2-8

翟经理
13038015659 | 186-23184528    商盟通会员
  • 联系手机| 13038015659
  • 主营产品|普洱防静电设备,黔西南防静电地板,西双版纳防静电货架生产厂家
  • 单位地址| 重庆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星光大道98号2-1
查看更多信息
本页信息为重庆祈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为您提供的“静电消除装置-工业级静电消除装置-祈同机电(商家)”产品信息,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静电消除装置-工业级静电消除装置-祈同机电(商家)”价格、型号、厂家,请联系厂家,或给厂家留言。
重庆祈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静电消除装置-工业级静电消除装置-祈同机电(商家)。







绝缘电阻测试仪的使用

一、 概述

交流传动系统调试时,必须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对变频器和电动机的主回路和控制回路分别进行绝缘测试,从而---系统的安全运行。

二、 测试绝缘(以变频器主回路绝缘测量为例)

1.断开变频器所有与外界的接线,---被测电路未连接任何电源。然后将输入端l1,l2,l3和输出端u,v,w短接在一起。

2.将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探头插入‘+,输入端子,然后将’另一端接到‘接地点’。

3. 将探头与待测电路连接,绝缘电阻测试仪会自动检测电路是否通电。

4.选择绝缘电阻测试仪的‘insulationtest’测试功能。

5.通过‘range’按钮选择合适的测试电压(500vdc)。

6.按住‘insulationtest’测试键,读出绝缘电阻测试仪上所显示的阻抗值。读数达到稳定可能需要几秒钟。阻抗值越髙越好,工业级静电消除装置,此时读数为550兆欧,可以判断该绝缘---。


数字式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不能触摸微电流测试端:微电流测试端怕受到大电流或人体感应电压及静电的冲击。所以在开机后和测试过程中不能与微电流测试端接触,以免损坏仪表。

2、请勿使用非原厂提供之附件,以免发生危险。 

3、为避免测试棒本身绝缘泄漏造成误差,接仪器测量端输入的测试棒应尽可能悬空,不与外界物体相碰。 

4、当被测物绝缘电阻值高,且测量出现指针不稳现象时,可将仪器测量线屏蔽端夹子接上。例如:对电缆测缆芯与缆壳的绝缘时,除将被测物两端分别接于输入端与高压端,再将电缆壳,芯之间的内层绝缘物接仪器“g”,以消除因表面漏电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也可用加屏蔽盒的方法,即将被测物置于金属屏蔽盒内,接上测量线。 

5、在测量高阻时,应采用屏蔽盒将被测物体屏蔽.在测量大于1010ω以上时,为防止外界干扰面而引起读数不稳。 

6、接通电源后,手指不能触及高压线的金属部分:本仪表有二连根线:高压线(红)和微电流测试线。在使用时要注意高压线,开机后人不能触及高压线,以免电人或麻手。 

7、使用前务必详阅说明书,并遵照指示步骤,依次操作。




人体综合测试仪校验的内容有哪些?

    人体综合性测试仪是常用的防静电---设备,静电消除装置价格,主要是用来检测两方面的电阻:一是检测人与手腕带构成的系统电阻,二是检测人与防静电鞋构成的系统电阻。

    常见的人体综合测试仪大致可以分为单机版和联网版两种:

    工厂内要进入epa区域前都需要对人员的防静电手腕带和防静电鞋进行测量,测量合格才允许进入,静电消除装置,但是所使用的测试仪器本身是否合格呢?所以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我们还需要对人体综合测试仪进行检验,校验内容有以下几点:

1.标准电阻箱的输出阻值与测试仪声光报警触发值的对比

2.标准电阻箱的输出阻值与测试仪液晶显示阻值的对比

3.标准电阻箱的输出阻值与远程监控界面显示阻值的对比

    判断校验合格与否,需结合供应商提供的测试仪偏差准许范围来判定,比如报警测定100兆,测试仪偏差准许范围为10%;那么当测试仪实际限值超过110兆或小于90兆时,应判定为不合格。



静电消除装置-工业级静电消除装置-祈同机电(商家)由重庆祈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提供。重庆祈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力求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社会,并欢迎广大新老客户光临惠顾,真诚合作、共创美好未来。祈同机电——您可---的朋友,公司地址:重庆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星光大道98号2-1,联系人:翟经理。
     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文链接:https://tztz339296a1.zhaoshang100.com/zhaoshang/282972536.html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